社區有凶宅可以買嗎?— 買房指南與心理建設
在尋找房子的過程中,你可能會遇到社區裡曾發生過凶案的房屋,也就是所謂的「凶宅」。這樣的房子能買嗎?本文將為你深入探討凶宅的購買風險、投資潛力以及心理建設。
什麼是凶宅?
凶宅指的是房子裡曾發生過凶案、自殺或其他不尋常死亡事件的住宅。這類房子通常會因為歷史背景而在市場上價格較低,吸引一些買家的注意。然而,對於這類房子的購買,存在著法律義務、心理接受度和市場價值等多方面的考量。
法律與道德義務
在台灣,房地產經紀人是否應揭露凶宅信息一直存在爭議。根據政府規定,如果在屋主持有期間發生凶案或自殺事件,必須備註。但如果是發生在樓上或樓下的凶案,經紀人則不必告知買家,這是合法的。因此,買家若擔心,應該在購買前自行查詢相關資料,例如實價登錄系統或台灣凶宅網。
凶宅的購買潛力
價格優勢:凶宅通常價格較低,這是其吸引投資者的一大原因。曾有專業房產投資人指出,凶宅可以以市價6折甚至更低的價格購入,儘管現在市場價格可能已漲至7折以上。
投資回報:一些投資者專門購買凶宅,經過重新裝修和淨化儀式後,再以稍低於市場價的租金出租。這樣的房子即使曾發生過不幸事件,只要租金便宜,裝修舒適,依然能吸引不少租客。
心理因素:對於有些人來說,凶宅因其歷史背景,可能會影響心理上的舒適度。但對於不太在意這些因素的人來說,凶宅是個性價比極高的選擇。此外,有些宗教團體如佛教精舍,會購買凶宅作為宿舍,因為他們不在意這些歷史背景。
購買凶宅的注意事項
自行查詢:在下定前,建議買家自行上網查詢相關資料,確保所購房屋的歷史背景清楚明瞭。可以利用台灣凶宅網或加入專門討論凶宅的FB社團。
談判籌碼:若發現鄰近的房子為凶宅,可以此作為談判籌碼,爭取更優惠的價格。
淨化儀式:若對凶宅有所顧慮,可以進行淨化儀式,如請道士或神父進行儀式,以求心理上的安慰。
實例分析
以高雄著名的諾貝爾大樓為例,這棟大樓雖因歷史事件而被標榜為「猛鬼大樓」,但實際上其購買與租賃市場依然活躍。今年一月該大樓還有成交記錄。這說明了凶宅並非無人問津,只要價格合理,依然有市場需求。
結論與建議
- 確認法律責任:購買前應了解房地產經紀人的揭露義務及法律規定。
- 自行查詢:利用網絡資源查詢房屋歷史背景,避開凶宅。
- 心理建設:若心理上難以接受凶宅,建議避開此類房屋。
- 價格優勢:凶宅通常價格較低,適合投資者購入後翻新出租。
- 淨化儀式:若選擇購買凶宅,可進行淨化儀式,以增強心理安全感。
最後,凶宅並不可怕,重要的是了解相關資訊,做好心理建設,合理利用其價格優勢,達到購房與投資的雙重目的。
留言
張貼留言